富联注册
新闻资讯你的位置:富联注册 > 新闻资讯 >

63年国庆, 毛主席见到一少尉排长忽然问道: 就是你“口出狂言”啊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09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49

  

毛主席一边观礼,一边观察着周围许许多多年轻又陌生的面孔。这些人都是近些年表现出色的战斗英雄,是在中央的邀请下来参加国庆典礼的。

看着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将领,毛主席不禁露出了欣慰的表情。

然而,在环视一周后,他的目光却突然定在了一个少尉排长的脸上。在问清他的名字后,主席忽然道:原来就是你“口出狂言”啊……

在军队中成长

主席所说的这人名叫庞国兴,他是陕西人,出生在抗日时期。

在连年的战火中,他从小就跟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。所幸,没过多久,日军就被赶了出去。

就在一家人以为终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时,内战却又爆发了。他们仍旧只能东躲西藏,艰难求生。

等庞国兴长到七岁时,父母觉得他已经到了该读书的年纪,为了让儿子有个好前程,一家人便在战火中定居下来,开始到处找活计谋生。

然而,还没等父亲凑足学费,便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。一家之主不知所踪,母亲急得卧病在床,两只眼睛也哭瞎了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庞国兴幼小的肩膀上。从此,读书的美梦彻底破碎,他只能每天起早贪黑地为地主放牛、牧羊。

在无尽的苦难中长大的他,也对上层阶级产生了强烈的痛恨之情。

就在他以为自己要在这无尽的困苦中度过一生时,解放军来到了他的家乡,解救了像他一样成千上万饱受压迫的底层人民。

国民党被打跑后,他的父亲也平安回到家中,一家人终于团聚。

从那时起,庞国兴便将党和部队当成了恩人,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党恩。

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好,他终于进入了学校,有了读书的机会。虽然上学是他从小就梦寐以求的事情,但他如今却有了更远大的志向,那就是从军。

1959年,他偶然得知部队开始了征兵工作,庞国兴兴奋不已。在与父母商量后,他便立即报名参了军。

就这样,他跟随部队跋涉千里,来到了气候严寒的青海,驻守在了边疆上。

当时他被分配到了五十五师一六三团九连。

这是一支在抗日时期立下无数战功的功臣部队,庞国兴得知其战斗经历后非常自豪,暗暗发誓要努力训练,不负先辈们的名声。

之后,他每天认真训练,时刻严格要求着自己,不管是多小的比试他都勇争第一。

那时部队的任务很重,除了平时训练外,他们还要时不时地到海拔四千多米的山上开采石棉,经常遇到风雪天气。

但每次劳动,庞国兴都没有喊过苦、告过假。他不怕陡坡路滑,风雨无阻,总是能超额完成任务。

他也因此被战友们全票评为“生产标兵”。上级也因此注意到了这个勤劳上进的年轻战士。

在经过一番考察后,指导员便将他任命为了一班副班长。

不过,这是提拔也是考验。一班的各项成绩在军中都是垫底的,骨干不多,又恰逢班长出差,带领队伍的责任便全落在了庞国兴一人的身上。

在给他交代任务时,指导员还鼓励说,希望他能将身上的这股上进劲儿传授给一班的每个战士,争取超过最先进的九班。

一向不服输的庞国兴当即接下了这个挑战。

上任之后,他便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,每天督促战士们完成。除此之外,他还经常召开班务会,对表现好的进行表扬,表现不好的进行鼓励。

在他的带领下,战士们万众一心,不管是日常军务还是战斗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。不久,一班便摘掉了落后的帽子,被评为了先进班。

庞国兴也因为表现出色得到了领导的肯定。但这并未结束,很快,庞国兴便带领着一班在战场上打出了威名。

艰险一战

1962年,印军趁着我军专注发展之际,突然向我国西南边境展开武装挑衅。

驻守青海的边防部队也收到了参战的命令。

当时庞国兴所在的九连收到的任务是抢夺西山口,而他的一班则被任命为了尖刀部队,奉命打头阵。

庞国兴收到任务后立即行动起来。等制定好计划后,他们便趁着夜色攻上了山头。

没想到,即将接近敌人阵地时,他们忽然被敌人的哨兵发现了。

更没想到的是,敌人竟然连我军的人数都没数清楚,便开始冲着我军一通乱攻,导致自己的火力点全都暴露了出来。

庞国兴见状不等大部队冲过来,便立即率部向敌人发起反攻。随着我军的攻势越来越猛,敌人开始仓皇逃窜。

庞国兴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歼敌机会,当即率部追了上去。

结果由于跑得太快,等他反应过来时,身边只剩下两个战士,他们竟然和连队走散了。

这种情况下,他们三人便自动组成了一个小组,继续追击逃敌。

没走多久,他们便发现了敌人一座炮兵阵地。庞国兴带着两人从侧面包抄而上,等到了一个有利的地势后,便立即对敌人发起袭击。

几百名印军就这样被三人打得抬不起头来,最后只能抱头鼠窜。

这一仗,三人收获颇丰,直接拿下了三门大炮、两辆汽车。在补充完弹药后,他们继续向印军追击。

跑着跑着,他们又发现了敌人一个榴弹炮阵地。庞国兴几枚手榴弹下去,直接让敌人阵地开了花。

印军不知所措,还以为是我军大部队追上来了,再次弃守阵地仓皇而逃。

然而,就在三人打算继续前进时,从山后突然冲下来了几百名印军,直朝着他们的方向而来。

形势忽然变得严峻起来,庞国兴当即鼓励两名战友,他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,只能拧成一股绳。

敌人多了,他们就打游击;敌人少了,他们就直接进攻,无论如何都不能投降。

因为他在军中颇有威信,所以他说完话后,另外两名战士当即稳定了军心。

随后,几人便抱着赴死的决心与敌人展开了激战。他们利用山群掩护,并灵活运用游击战术,开始带着敌人兜圈子。

所幸,就在几人即将弹尽粮绝时,我军大部队赶了过来,三人也成功脱离了危险。

主席的器重

因为这一仗,庞国兴成为了军中的名人,兰州军区特意授予了他一等功奖章。

到了1963年,中央更是直接授予了他“战斗英雄”的称号。毛主席得知他的事迹后也一直想要亲自见见他。

就这样,在这一年的国庆节,他受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,并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。

主席一见到他,便惊喜地说:就是你“口出狂言”啊?

原来,当年战斗结束后,庞国兴写了一份战斗总结报告。

在讲述与几百名敌军对战时,他写了一句“名言”:敌人非但不投降,还胆敢向我还击!

这句话当时也传遍了整个中央,让所有领导干部都津津乐道。

如今听到主席亲自问自己,庞国兴却有些不好意思,声称自己说得太过了。

岂料,毛主席却笑着说,一点都不为过,面对敌人的挑衅,咱们军人有时候就应该说一些“狂言”,我对你的这句话真是记忆犹新呦!

后来主席还称赞他有胆识、有魄力,是军中年轻一代的楷模,希望他能再接再厉,做好大家的榜样。

庞国兴备受鼓舞,此后他便继续驻守在边境,默默为国防建设贡献着。



Powered by 富联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